女篮亚洲杯已经落幕,中国女篮在家门口拿到了第三名,引发的热议还在持续。多位媒体人接连发声,媒体人季孟年发文,谈到了张子宇女篮亚洲杯的表现,问题不在张子宇个人防守,而在女篮难以围绕她构建多变策略。围绕她打造洛杉矶周期的阵容充满挑战,传统中锋本就是逆潮流而行的存在。
而教练宫鲁鸣也是备受争议,毕竟他在用人方面有些固执。如果要锻炼新锐,就别带那些“大龄球员”来,可以尽情的去锻炼你心目中的希望之星。宫鲁鸣培养李缘能理解,都是30岁,杨力维出场时间为何比王思雨多?
重点培养更年轻的李缘,小组赛多让李缘出场,王思雨替补很正常,但是到了关键的半决赛,还是中日大战,如果宫鲁鸣稍微做点功课的话,就会知道几年前日本每届亚洲杯都是压着中国队打的,上届亚洲杯和杭州亚运会中国女篮是差不多有近十年时间首次连续两次战胜日本女篮,然而这两次都是险胜,甚至有运气的成分的,也就是说这两次中日实力非常接近,哪个队获胜都是正常的。如果宫有这种冷静的危机感,他就应该让王思雨首发,李缘做替补,一样也可以获得锻炼李缘的作用。
同位置、同年龄段,都是30岁的杨力维出场时间要远远超过王思雨,难道也要培养30岁的杨力维吗?当然宫鲁鸣的目标是洛杉矶奥运会,现在不培养新人,到时候老队员还跑得动吗?现在虽然败了,但还是要培养新人。哪个不希望新老队员无缝衔接,但新人能力还没赶上。从许利民时代就开始培养李缘,到现在还没培养出来吗?只能说她根本不具备继续培养的价值,即使要培养年轻球员也应该是王佳琪、陈玉婕等。
李缘可能面临两种境遇了,继续培养她一段时间或者直接放弃,另寻新人。而王思雨和杨力维都是老将了,能不能打到洛杉矶还不好说。应在既有条件下充分利用好人财物等各方面因素,不能口口声声以奥运会备战为借口,显得很高深很长远,选拔队员训练队伍做在平常,比赛了就要求胜,现在的比赛都做不到人尽其才,取得最佳成绩,谈什么长远?
当然宫鲁鸣教练的确很不容易,三个月的时间能把中国女篮带到第三名已经很不容易了,三大一严,和万次投篮,高原训练,团队精神,不用核心球员,新老交替,这些想法是很好,但是竞技体育还是只看成绩。